6个月只卖1000辆!70岁的车企前辈,为何被小弟们碾压了? 环球快资讯

首页>焦点 > 正文
2023-04-16 12:51:17

来源:中金在线财经号

文/ 金错刀频道


(相关资料图)

“买发动机送车”的本田汽车,一向在车友中广受好评。

CRV系列、本田皓影……信奉“一辆本田一生本田”的车主,梦想是买下本田的每一款车型。

只要是本田汽车办活动,车主们愿意穿过国道、驱车4000、5000公里,只为聚在一起交流驾驶心得。

不过,就是这个让车迷为之疯狂的品牌,也有翻车的时候。

上个月被车友期待的第十一代本田雅阁,进行了发售,并推出了混动版车型。

千呼万唤始出来,出乎广大车迷的意料,没有太大惊喜,“惊吓”倒有一些。

明明应该是很平整的后备箱,却平添了一层“楼梯”。

很多人表示不能理解:后备箱放个东西以后还要“爬楼了”。

不管怎样,好好的新品发布,变成了一则笑话,本田的粉丝很失望。

电动车的市场冷清程度,也能从数据上体现。

本田新款纯电动车e:NP1去年下半年的累计销量仅为3608辆,今年2月销量仅为44辆。

更让人大跌眼镜的是,合资汽车“两广”的销量和业绩也在滑坡。

东风本田1-3月累计销量只有10万辆,3月单月销量同比下滑了15%。广汽本田1-3月终端汽车累计销量仅为11万辆。

最近多个本田车主找到广汽本田总部,投诉广州的授权经销商上不了牌的问题,并怀疑他们已经跑路了。

作为世界第二的车企,要市场有市场,要资源有资源,为什么开发纯电动车后,会遇到销量难题呢?

电车月均卖200辆

本田神话不再

20年前,本田车在中国市场是“香饽饽”。

那个时候,资深车迷都以买到一台国民超跑——本田飞度为骄傲。

想买一辆本田思域,要排队2个月,想买到本田雅阁,要加价5万才能立马提车。

本田的授权经销商,1年可以赚3000万-5000万。

一辆初代田飞度,质量过得硬,保值率还很高,开上5年转手也比买入时只掉价2万。而一辆丰田BZ4X开5年,转手价会比原价至少降8万。

这有赖于鼎鼎大名的本田发动机。配置了本田发动机的汽车,时速从0加到100,最快只需要5.9秒。

就连F1方程式赛车的发动机,也经常使用Honda(本田)品牌。

但是,这家世界第二的汽车品牌,最近7年受到了来自各方新势力的挑战。

2017年比亚迪的新能源汽车销量已经是全球冠军,年产近 50万辆。2019年德国大众插电混动汽车年销量已经达到4.5万辆。

或许是受到了新能源竞争对手的冲击和燃油车需求的减少,2018年东风本田的销量出现了首次小幅度下滑,此后每一年业绩要么业绩增长有限,要么继续下滑。

2022年,本田在中国市场的总体销量,出现了明显下滑。

本田汽车最近半年的业绩更是有点“不忍直视”。

2023年1-2月广汽本田零售销量为7.6万辆,同比大幅下滑近一半。刚刚过去的3月,本田累计销量只有8.2万辆,同比下滑将近五分之一。

细分到纯电动汽车,去年春季刚上市的两款新车e:NS1和e:NP1,销量并不理想。

上市6个月,e:NS1和e:NP1分别只卖了2135辆和1279辆,e:NP1平均每个月才卖了200辆。

而大众集团的电动车产品ID.4和ID.6,同样上市6个月,销售额已经累计破万了。奔驰电动车如今每个季度的销量也在5万上下。

销量不佳,背后一般都是产品的问题。

先不说技术,光看本田电动车外观设计,就让很多买家积极性减退一半。

比如本田e:NS1系列车弱点是——底座太低了。

电池安装在了底座下方,底座离地面的距离,连一瓶小型矿泉的高度都没有。

除此之外,这款车的工艺和质量也令人担忧。方向盘是塑料材质,没有电动调节座椅,只有四个喇叭,没有定速续航。

电车市场冷清就不赚钱,燃油车赚钱,很多经销商开始消极卖电车。

虽然1个月卖燃油车,经销商亏本100万,但是通过售后服务,可以稳赚300万,纯赚200万没有问题。而销量冷冷清清的电车,没有太多售后,一个月下来只能赚80万左右。

电车销量不见涨、产品质量受质疑、经销商不配合。

种种局面都在证明,本田汽车没有跟上新能源风口,再想迎头赶上,有挺大难度。

爷爷辈内核技术 电池全靠买

纯电车时代给本田带来的压力是巨大的。

中国汽车新能源的渗透率已经高达30%,而本田车的市场份额现在还不到1%。

过去经常挑战丰田汽车老大地位的本田汽车,到底出了什么问题呢?

1、太傲娇,错过纯电车风口。

本田的前CEO八乡隆弘,最开始并没有重视新能源市场。

2019年八乡隆弘认为,纯电汽车的基础设施数量还比较少,动力电池的技术也不成熟,所以整个纯电汽车短时间不会急剧增长。

没有发展电车的这段时间,本田也没闲着,忙着开发另一块重大业务——氢能源汽车。

本田有多重视这项业务?

20世纪90年代初,日本政府要发展氢能,本田彻夜赶工,先于丰田启动了燃料电池车的开发,后续推出了多款燃料车,并投入商业化。

然而现实证明本田还是过度自信了,由于资源匮乏,本田的氢能源技术至今不成熟,几十年也是研发了个寂寞。

本田的高层怎么也想不到,从2019年到2021年,新能源汽车格局已经发生巨大变化,特斯拉销量暴涨。

3年后,大众新能源在中国年销量已经超了20万辆。

到了2022年,电动车品牌都有了自己的核心优势:比亚迪有电池,蔚来有服务,理想有增程。

没有任何亮点的本田只能谨慎而被动地制定战略:“全面电动化”,到了2040年计划在中国只销售电车,燃油车不再销售。

2、 不掌握核心技术,“学霸”变“学渣”

燃油车时代,本田汽车有自己的供应链体系,生产效率很高。

尤其Honda的发动机,不仅供给了全世界的汽车,还有电动车、轮船和赛车。

本田的发动机故障率仅为0.29%,也就是说,每344辆车中只有一辆发动机出现故障,在行业内排名第一。

但是,纯电车时代,电动车最重要的零件是电池,本田没有自己的供应链体系,需要找多个外部供应商购买电车,保证货源稳定。

本田与宁德时代签订了7年的合同,锁定了电池货源。

但依赖电池的弊端也很明显,首先成本很高。本田本身能赚到的钱比别家自己造电池的厂家,少赚一半多。

其次,质量无法保证。电池依赖的问题已经体现在车主对电车的反馈上——车辆的续航能力太差。

有人买到广汽本田ev-1新能源刚刚买的时候,能显示到260—280多。但实际开显示只有167公里,而买之前4S店店员宣传是401公里,类似的投诉数不胜数。

纯电车风口的错过和技术上的落后,让本田跟不上时代的步伐。

曾经的技术大牛,不到10年间,变成了学不会技术的“差等生”。

不是风口错过,

是本田没能力追上

老牌车企做电车,真的追不上新能源风口了吗?肯定不是。

本田汽车在纯电车的失败,根本原因是:不够坚决。

很多老牌车商对新能源先知先觉。

1972年大众就开始做电动车,开发了纯电动小货车以及厢式车。早在2007年,奔驰在Smart品牌上就做了一次纯电动车试水,这次推广让Smart家喻户晓,奔驰也因为这款车型,打入了中端市场。

但是本田到了2021年,才慢悠悠地上线自己的纯电动汽车,新车风采比不过“蔚小理”。

其次,车商们暗自努力,要么打性价比,要么降价,相互较量。

大众这两年在性价比方面很有发言权。

汽车大佬已经开发出MEB平台,根据车友的需求,提供不同容量的电池选择。

这只是这家公司吸引人第一步,更狠的是,大众用高端车性能打中端市场。

比如大众ID.4 CROZZ,实际和小30万的途观L性能相似,但是只卖20万上下。

相比之下,本田战略上太单一死板了,不会拿一款中高端的车,锁定中低端市场

本田取而代之的动作是“扩大朋友圈”,与世界各地电池供应商合作大建工厂,试图通过外力加速转型,这样的做法让本田改变自己的内生动力严重不足。

奔驰为了新能源的风口更是拼了,每年生产电动车数量已经超过宝马,为了打出核心优势,最近出了一款概念车,11个小时跑了1000km,耗电只有8.7度,不到10元,而就算比亚迪1000公里需要大约20元。

并且,为了尽快拿到中端市场客户,身居欧美老牌车企老大哥位置的奔驰,“自降身价”降价,SUV车型EQC一降就是30万。

最后,老牌车企紧锣密鼓布局后,都拿到了理想的结果。

大众汽车2022年的销量为57万辆,是宝马的2倍。

并且已经在做长时间的规划,预计2025年,将拥有50款纯电动汽车车型,这个速度还要快于到2025年推出25款插电混动车型的宝马。

而本田汽车至今没有发布任何销量预计。

没技术没基础的本田,想要突破现有的困境太难了。

智能技术缺乏让本田很被动。这些人才大都集中在中美两国的互联网公司,本田要想在本土组建智能技术研发团队本身就很困难。

但是就算已经被同行超越,本田对于产品创新态度,仍然比较消极。

汽车电动化全球联盟曾经找到本田集团,希望结盟,共分担电动汽车生产成本,也共享利润分成,但被本田CEO三部敏宏无情地拒绝了,三部敏宏认为短期内本田新能源汽车还不能盈利。

虽然不能赚钱,但是纯电新能源一定是趋势。

在赚钱和趋势之间,怎么取舍显得尤为重要。

如果想赢得市场,死磕产品和技术,是本田唯一能走的道路。

图片来源于网络,侵权请联系删除

本篇作者 |琳玉

标签:

THE END
免责声明:本文系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旨在传递信息,不代表热讯制鞋网的观点和立场。

相关热点

新华社电 上海市文化和旅游局近日发布《上海市密室剧本杀内容备案管理规定(征求意见稿)》,并截至12月8日面向社会公众广泛征求意见。这
2021-11-19 13:46:03
《中国证券报》17日刊发文章《备战2022 基金经理调仓换股布新局》。文章称,距离2021年结束仅剩一个多月,基金业绩分化明显。部分排名靠前
2021-11-19 13:46:03
交通运输部办公厅 中国人民银行办公厅 中国银行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做好货车ETC发行服务有关工作的通知各省、自治区、直
2021-11-19 13:45:58
新华社北京11月17日电 题:从10月份市场供需积极变化看中国经济韧性新华社记者魏玉坤、丁乐读懂中国经济,一个直观的视角就是市场供需两端
2021-11-19 13:45:58
全国教育财务工作会议披露的消息称,2020年,中国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投入达4 29万亿元,占GDP总量的4 206%,我国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占G
2021-11-19 13:45:48
如果你也热爱“种草”,前方高能预警!让你心心念念、“浏览”忘返的网络平台,可能早已成为一块块“韭菜地”。近日,据《半月谈》报道,有...
2021-11-19 13:45:48
日前,工业和信息化部印发《“十四五”信息通信行业发展规划》(以下简称《规划》),描绘了未来5年信息通信行业的发展趋势。《规划》指出...
2021-11-19 13:45:40
本报讯(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周围围)2021年快递业务旺季正式拉开帷幕。国家邮政局监测数据显示,仅11月1日当日,全国共揽收快递包裹5 69
2021-11-19 13:45:40
人民网曼谷11月17日电 (记者赵益普)17日上午,中国援柬埔寨第七批200万剂科兴新冠疫苗抵达金边国际机场。当天,柬埔寨政府在机场举行了
2021-11-19 13:45:35
金坛压缩空气储能国家试验示范项目主体工程一角受访者供图依托清华大学非补燃压缩空气储能技术,金坛压缩空气储能项目申请专利百余项,建立
2021-11-19 13:45:35
视觉中国供图42亿立方米据有关部门预计,今年山西煤炭产量有望突破12亿吨,12月份山西外送电能力将超过900万千瓦,今冬明春煤层气产量将达4
2021-11-19 13:44:34
14省份相继发布2021年企业工资指导线——引导企业合理提高职工工资今年以来,天津、新疆、内蒙古、陕西、西藏、山东、江西、山西、福建、四
2021-11-19 13:44:34
中新网客户端北京11月18日电 (记者 谢艺观)“一条路海角天涯,两颗心相依相伴,风吹不走誓言,雨打不湿浪漫,意济苍生苦与痛,情牵天下喜
2021-11-19 13:44:31
近日,交通运输部等三部门发布《关于进一步做好货车ETC发行服务有关工作的通知》。通知提到,对不具备授信条件的用户,商业银行可在依法合
2021-11-19 13:44:31
欧莱雅面膜陷优惠“年度最大”风波 涉及该事件集体投诉超6000人次美妆大牌双十一促销翻车?近日,因预售价格比双十一现货贵出66%,欧莱雅
2021-11-19 13:44:13
43 6%受访者会在工作两三年后考虑跳槽54 3%受访者认为跳槽对个人职业发展有利有弊如今对不少年轻人来说,想对一份工作“从一而终”不太容易
2021-11-19 13:44:13
超八成受访青年表示如有机会愿意开展副业 规划能力最重要64 4%受访青年指出做副业跟风心态最要不得如今,“身兼数职”已成为年轻人当中的
2021-11-19 13:44:01
发展氢能正当其时【科学随笔】氢能是一种二次能源,它通过一定的方法利用其他能源制取,具有清洁无污染、可储存、与多种能源便捷转换等优点
2021-11-19 13:44:01
“千杯不醉”的解酒“神药”能信吗?专家:网红“解酒药” 其实不算药俗话说,“酒逢知己千杯少”,酒一直是国人饭桌上至关重要的存在。尽...
2021-11-19 13:43:57
最新文章

相关推荐